• 2011-01-05
  •  
  • 工商時報
  •  
  • 【盧悅珠】

     「松山機場?你們要借松山機場的大廳?什麼!明天就要拍,你們今天才送件,可是他們要有處理的流程呢!那…還是請你先給我文件,我來看看…。」「紀錄片要在剝皮寮拍?好,我來替你轉給相關的同事…。」

     在仁愛路四段112巷18號地下室的臺北市電影委員會辦公室裡,這樣的對話此起彼落,影委會的協拍工作人員隨時會接到來自國內外劇組人員的詢問電話,有時不只是想借景臺北,甚至連借景其他縣市,亦會跟影委會的協拍人員做初步的溝通。

     影委會成立3年來,協拍的工作量逐年倍增,到2010年12月15日為止達255件,遠超出預期。代表臺北市具備吸引國內、外影視創作人才在此創作的魅力,也証明臺北市電影委員會三年辛苦的耕耘有成,已奠定不錯的基礎。

     協拍件數

     去年超出預期

     在255件協拍作品中,電影佔20件、電視57件、跨國26件、廣告63件、MV 31件、短片(含學生作品)47件、紀錄片7件、其他類佔4件,跨國作品中規模最大的是泰國電視劇《Eternal Flame》與德國的電視電影《The Chinese Man》。前者慕名萬華剝皮寮老街而進行拍攝,後者借了圓山飯店拍攝,兩部跨國作品的場景都深具華人文化背景與建築的特色。

     2010年,《艋舺》帶動國片的整體氣勢;2011年,期待以《海角七號》創下全臺5億多臺幣票房的魏德聖導演新作《賽德克巴萊》續創佳績。

     2009年《艋舺》在萬華的大封街拍攝與首映,帶動該片的氣勢。2010臺北市電影委員會所協助封街拍攝的作品更多,包括《翻滾吧!阿信》、《Z108》、《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痞子英雄》等,而2011建國百年最受矚目的魏德聖導演的《賽德克巴萊》,則是排除萬難商借臺北賓館一天拍主戲。除協拍之外,影委會2010年所合作行銷的國片尚包括《被遺忘的時光》、《初戀風暴》、《我,19歲》、《茱麗葉》等。

     協拍業務除了能促進國內外影視劇組在臺北市創作,進而帶動影視產業觀光商機,培育更多年輕創作人才。回顧2008年臺北市電影委員會創立之初,多是透過影視相關科系的老師推廣。2009年向影委會申請協拍的學生劇組計有6、7組;2010年開始透過學長、姐轉介申請協拍的多達28組。許多經驗生嫩但卻很守紀律的學生在協拍過程中,吸收到比專業的劇組快速有效的正確拍片觀念與實地操作經驗。

     2010年除了協拍外還包括推動製片優惠卡、出刊首本的臺北電影人中、英、法三語手冊、臺北巴黎影視合作簽約等。

     攜手法國

     簽影視合作約

     籌備近一年,終於在5月坎城影展上與法國大巴黎影委會宣佈雙方締結,接著9月1日於臺北正式簽署《臺北.巴黎影視合作約》,揭開臺法間的影視產業互惠的序曲。

     此外,首次以大篇幅的行銷方式與知名的國際影視專業刊物Screen、The Hollywood Reporter、Variety等合作,大力宣傳在臺北市與臺灣各地取景拍攝的各項補助辦法,爭取跨國來臺拍片的機會。並有計劃的在坎城、柏林、香港、釜山與東京影展舉辦市場展,在國際間打開臺灣電影知名度、推動臺灣影視產業。

     參展柏林影展後,英國BBC的電視影集組表達到臺灣拍攝及在臺灣尋找合拍製作團隊的高度興趣。而成龍新片《十二生肖》亦曾來臺勘景多次,表達希望在2011年的4、5月花博結束後於園區取景拍片的意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ahm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